____________ 什麼?(正書封).jpg

法國哲學作家 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 經典作品

小小樂思系列《我為什麼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褚士瑩 專文導讀


【謹慎的人,其實心裡在想什麼?】

「人生可不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如果你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可以」的話,你可能就是一個謹慎的人。

但是你真的說得出,為什麼我們要謹慎嗎?

什麼事情都謹慎小心,步步為營,真的比為所欲為好嗎?

我有一個朋友阿德,他三十多歲了,從小到大一直是家人、朋友心目中那個做事謹慎、負責任的好人。但他的心底其實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我覺得凡事都需要謹慎?」

他的謹慎,表現在每一件事上,甚至連我問他:「如果要你在『事事謹慎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兩者中選一個,你會選哪一個?」這時,他也說要想一想,可見有多麼謹慎!

阿德最後說,他覺得謹慎有好有壞,好處是想得比較周到,後面做事比較方便。壞處則是一開始綁手綁腳的,顧慮東顧慮西,所以要看狀況。

「看什麼狀況呢?」我問。

可是難道謹慎的人,都是時間很多的人嗎?時間少的時候,當機立斷做的決定,就一定不謹慎嗎?我懷疑「時間」只是一個藉口,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他並不真的曉得為什麼謹慎比較好。

 

【「謹慎」的壞處,和「不謹慎」的好處】

 

試著大膽設想,「不謹慎」是否也可能有很大的好處?

阿德(很謹慎地)想了半天,想出了五個不謹慎的好處:

 

1. 速度快

2. 計畫執行時可以完整貫徹意志

3. 突破思考框架而創新

4. 一鼓作氣士氣強

5. 心情愉快

 

我問阿德,在這五個「不謹慎的好處」當中,有沒有他希望能夠擁有的?

阿德說按照程度而言,他希望能夠突破思考框架創新,執行計畫時可以貫徹自己的意志,而且速度明快。其實這些「不謹慎的好處」,只要反過來看,就是「謹慎的壞處」。所以阿德沒有說出來的話,是謹慎其實會讓一個人:

 

1. 速度變慢

2. 無法在計畫中完整貫徹意志

3. 難以突破思考框架,無法創新

4. 影響團隊士氣

5. 心情不爽

 

阿德並沒有意識到,他認為很好的謹慎習慣,其實跟他為什麼會在工作、生活當中遇到難以突破思考框架、無法創新、無法在計畫中完整貫徹意志、工作速度變慢的挫折,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不謹慎,真的很不錯啊!我是一個從小被認為「不謹慎」、「粗心大意」的小孩,因此大人對我的期望會比較低,所以無論選擇做什麼,壓力都會比較小,心情輕鬆得多。

考數學沒有檢查就交卷,大人覺得我本來就是個粗心的孩子。長大後把清潔劑裝在礦泉水空瓶裡,忘記貼標籤,造成別人的傷害,大家也只是搖搖頭說:「他又粗心了!」

可是一個謹慎的孩子,如果考數學計算對,只是答案抄錯,大人就會說「他失常」。如果把清潔劑裝在水瓶裡沒有貼標籤,人們會懷疑他搞不好是要蓄意害人,因為他「不可能那麼不小心」。

所以一個謹慎的人,背負著別人對自己、還有自己對自己很高的期望,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快樂的,這比不能創新、做事速度不夠快,要更嚴重得多。

因為阿德以為的「謹慎」,並不是真正的謹慎,覺得謹慎就是「比較全面性的考量」,其實只是「想太多」而已。因為真正的「謹慎」,是小心確認在計畫中有完整貫徹意志,小心確認自己能夠突破思考框架創新,小心確認計畫的速度,不能因為本來就不可能達成的「人和」假象而變慢,或影響團隊士氣,或讓自己心情不爽,那才是謹慎,不是嗎?跟時間多、時間少,其實沒什麼關係。

想太多的代價是很高的,每一個大人應該都知道。

 

【是一棵樹,還是一隻鳥?】

 

我的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在法國出版了一套「小小樂思系列」,這四本兒童哲學繪本當中,其中有一本叫做《我為什麼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用說故事的方式,幫助父母跟孩子,一起去思其中真正的意義。書裡面的主角,是一個叫做樂樂的孩子,他很愛問問題,到處去問每一個他遇到的人或物「我為什麼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爺爺一開始的回答,認為樂樂與其想這種沒用的問題,不如忘掉問題去玩。代表一般的大人,往往認為思考是自尋煩惱、是不重要的,但只要不去想,問題真的就不會來找我們嗎?

大門並沒有直接回答樂樂的問題,而是要樂樂趕快做決定,到底要進來,還是出去?不能只是站在那裡猶豫不決。很多人因為謹慎,所以面對抉擇的時候,總是站在門前躊躇不已,無法做出決定。但做不出任何決定的結果,往往比做出錯誤決定更糟糕。因為無論決定要進門還是出去,之後都還可以改變主意,然而什麼決定都做不出來,卻沒有任何好處。

故事裡的大樹,則認為自己被限制住,哪裡都去不了,什麼決定都不能做,因此很不快樂。但大樹想做的事情,真的什麼都不能做嗎?還是大樹只想做他不可能做的事情,因為他所憧憬的東西都「在外面」?

就像《莊子》首篇的〈逍遙遊〉「北冥有魚」前言說的,鳥兒的蟲子,在外面。大鵬的夢土,在外面。鳳凰的枝頭,也在外面。大樹應該想著要像小鳥那樣飛翔,才叫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如果大樹能夠心平氣和接受不能改變的限制的話,能夠做什麼想做的事?人應該一生充滿對「外面」的憧憬,被「外面」誘惑嗎?無論出國旅行、愛情、功名利祿,不也通通「在外面」嗎?

實際上,奧斯卡老師雖然來自法國,卻時常會舉《莊子》裡的這個故事: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意思是說,惠子對莊子說:「我有一棵大樹,人家都叫它臭椿樹。它的樹幹臃腫而不合墨線,它的小枝彎曲而不合規矩,長在路邊,木匠也不會留意。(這樹就像)現在你的言論,大而無用,大家都會離棄啊。」

但是莊子回答說:「你難道沒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牠們卑伏身子,等待出遊的小動物;東跳西躍,不避高低,往往踏中機關,死於網中。再看看那犛牛,身體大得像天邊的雲,牠本領很大,但卻連捕鼠也不能。現在你有這麼一棵大樹,還愁它沒有用處,為何不把它種在寬曠無人的鄉間、廣闊無邊的原野,寫意無憂地在樹旁閒逛,優游自得地在樹下躺臥?它不會受斧頭砍伐,又沒有東西來毀害它,沒有用處,又有什麼困苦呢?」

然後,奧斯卡老師會問他的學生們:「變成樹跟鳥,你們喜歡哪一個?」

奧斯卡在這本故事書裡說的貓,想要像鳥一樣飛翔,但是貓當然不可能是鳥,就像《莊子》的故事裡,樹不可能變成鳥。所以如果認為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意味著要變成不是自己的人,這不會是真正的快樂。

然而,無論我們決定自己像一隻鳥,還是像一棵樹,不正是「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嗎?不需要別人的同意,也不會因為我們是人,所以不能想像自己像樹,或像鳥。這些決定,都在「裡面」,而不在「外面」。

 

【限制與自由】

 

鞦韆則跟大樹恰恰相反,以為自己很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卻忘了自己其實只是不斷反覆做著同樣的動作,而且需要外力才能推動。我們是不是也容易因為一廂情願,犯了忽略現實的毛病呢?

落葉則認為自己沒有任何能力自己做決定,「風兒把我吹到哪裡,我就去哪裡」。但不能改變限制,難道就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嗎?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與宇宙學家史蒂芬 · 霍金 (Stephen Hawking),他肢體的癱瘓顯然並沒有阻止他對於宇宙與黑洞的了解。

小草認為自己現在還小,所以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長大以後就可以了。這就像很多永遠把一切冀望於未來的人,認為自己現在什麼都做不到,以後或許可以,卻會終其一生都這麼想,除了等待之外,什麼都沒做。

樂樂在遊樂場遇到的旋轉椅,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認為為別人服務、帶給別人快樂,比做自己想做的事、讓自己得到快樂更重要。所以追求自己的快樂,是否一定比較有價值呢?

長椅很乖,也因此什麼都沒做,只是一直定在原處。但這樣的人生,值得過嗎?

告示牌總是宣布規矩,要大家遵守。但終其一生只按照別人定下的規矩過活,是不是比什麼都不做的長椅,更加糟糕呢?

小魚跟告示牌相反,想要違反媽媽的規定,離開水去冒險。但忽略規定存在的必要(小魚一旦離水就會死翹翹),就像故意不理會交通號誌,能算是自由嗎?聽從規定,不去做想做的事,是不是一種對別人、對自己的保護呢?

奧斯卡老師曾經給過學生一個有趣的題目:「限制可以帶來自由嗎?」這個題目乍看之下,完全沒有道理,但是仔細從這些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之後,才發現有時候「限制」不但不見得限制自由,甚至會帶來自由。所以,「謹慎」從來就不是為了去勉強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不謹慎」也不是打破所有規則,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知道「謹慎的壞處」的人,就像不知道「不謹慎的好處」的人,其實都只看懂了一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 Publis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