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作家 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 經典作品
小小樂思系列《我為什麼要上學?》
褚士瑩 專文導讀
【學期中請假出國,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有一個身為媽媽的朋友,她因為在同一個學期當中,讓小學的孩子兩次請長假出國,一次是去歐洲上滑雪課,另一次到印尼峇里島的海邊度假,因此讓孩子的父親非常不悅,兩個人的管教方式出現了很大的歧見。
「孩子在學期中,就是應該要學習跟大家一樣,乖乖上學。」這位父親說。可是母親也有她的道理:「出國旅行也很重要,可以學習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你會支持哪一方?
為了解決這個爭端,我們用哲學諮商的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究竟學期中讓孩子請假出國旅行,是好事還是壞事?首先,我請這位母親誠實地想,上學的目的是什麼?她說上學的目的有五個:
1.得到「知識」
2.透過規律作息學習「紀律」
3.學習「禮儀」
4.透過跟同伴相處學習「社會化」
5.讓父母「省事」
除了第五個好處是以家長為主體外,這位母親想到上學的其他好處,都是以孩子為主體的。
「那麼去歐洲上滑雪課,又有什麼好處呢?」我問。
這位母親一共想出了九個好處,其中有五個是在學校也可以學習到的,像是「同伴」相處、鍛鍊「體力」、跟外國教練對話可以使用「外語」,滑雪滑得比媽媽更好,因此建立起「自信心」,還有嘗試滑雪板以後,知道「萬事起頭難」的道理。
另外有四個,則是在學校學習不到的,包括見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人,培養「國際觀」;學習滑雪板以後,才「確認自己比較喜歡滑雪」;獨生子的他在團體生活中,學習到如何「照顧」比他幼小的孩子,還有在學習滑雪的過程中也學習「獨立自主」,自己做決定,並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做為一個媽媽,你認為值不值得為了這四個只有滑雪課才能學到的好處,而跟學校請一個多禮拜的假呢?」
這位母親仔細想了想以後,答案是「值得」。
帶孩子去上滑雪課,家長顯然並沒有得到「省事」的好處,反而比平常上學更加麻煩,所以這個滑雪課,很明顯地是以孩子的學習為主體。
接著我們又用同樣的方式,來分析去峇里島度假的好處,這位媽媽也同樣想到了九個。包括學習跟「同伴」相處、能夠實際練習使用「外語」、欣賞「美景」、享受「美食」、參觀當地烏布藝術村得到「美感教育」、學習「餐桌禮儀」、學會「度假」,同時有更多的時間「跟媽媽相處」,還有要自己搭飛機去峇里島的機場跟媽媽會合,因此可以學會「獨立自主」。
我問這位支持旅行也是一種教育手段的母親:「這九點好處中,孩子有沒有得到上學的五種目的?」
母親想了一想以後說,一個都沒有。
「這樣的度假,跟寒暑假時也能夠進行的度假,有什麼不一樣嗎?」
這位母親一想再想,也承認說度假就是度假,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學期中去峇里島度假,其實剝奪了孩子上學的學習機會。這樣值得嗎?」
讓孩子跟大人一起去峇里島度假,這是以大人自己為主體,孩子只是配合大人而已。因此如果為了這樣的度假,而向學校請一個多禮拜的假,是「不值得」的。
同樣是學期中請假出國,但一個是值得做的事,另一個卻是不值得做的事。所以並非所有學期中請假出國的價值,都是一樣的。
一個家長要做出正確的決定,就必須對於「為什麼要上學」這個問題有很清楚的思考。
【要如何想「上學」這件事?】
我的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在《我為什麼要上學?》這本兒童哲學繪本裡,用說故事的方式,幫助父母跟孩子,一起去思考上學真正的意義。
書裡面有幾個值得大人關注的面向。比如說,有些在學校的老師,總是只對課程進度感興趣,至於孩子的腦子裡在想什麼,並不想知道。如果孩子不斷發問,就會影響上課進度,讓老師生氣。表面上,上學「趕進度」好像有道理,但再想想,學校的主體,究竟應該是「老師」還是「學生」?也就是說,學校
是為了誰而存在的?
我們是為了讓老師教他想要教的,所以才讓孩子去學校,還是為了孩子能夠思考他們想要知道的事物,才有學校跟老師?
學校上下課的鐘聲,代表一種權威,就像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istic psychology)的學習理論裡面的「古典制約」巴夫洛夫(I. Pavlov)的狗。巴夫洛夫每次都穿著實驗用的白衣進入動物房,把狗罐頭倒進餐盤中,狗對餐盤中的狗食,就會自然地流口水,對狗而言是一種「非制約刺激」。可是有一天,巴夫洛夫忘了帶狗食,當他兩手空空穿著實驗白衣進入動物房時,狗卻開始流口水。因為狗學到實驗的白衣,一個原本中性、無關的刺激,代表著會出現狗食,因此變成一種「制約刺激」。如果學生只是學會一聽到學校的上下課鐘聲,就立刻走進教室,那麼跟巴夫洛夫的狗,又有什麼區別呢?
至於故事裡被人踩來踩去的樓梯,忙著沈浸在自艾自憐的情緒裡,無法回答「為什麼要上學?」這個問題,就像生活當中太過注重「感受」的人,通常無法理智地「思考」問題。
至於一心想著週末不上學的時候,就可以去游泳的小男孩,把慰藉(consolation)放在未來,逃避了現在,就像口口聲聲說「等我退休以後就會去環遊世界」的上班族如出一轍,但這一天很有可能永遠不會到來。我們從大人的角度要想清楚,孩子究竟應該從小學習活在「現下」,還是應該寄託於可能不會發生的「未來」呢?
故事裡那張乖乖待在教室角落的椅子,則代表著認為只要乖巧、安靜就是「好」的價值觀。我們的周邊,不也充滿了許多這樣沒有自己想法的「乖乖牌」嗎?但是一昧順從大人的意思,完全不動腦思考,真的是上學的目的嗎?
至於忙碌地用顏色把畫圖紙填滿的色筆,表面上很充實、忙碌,但上學真的是為了用各式各樣的課程跟活動,把一天的時間填滿,不留空白嗎?
皮球說上學就是為了玩,可是上學除了玩之外,更重要的應該是上學要有所學習──無論是知識上的,還是思考上的學習。
布娃娃認為上學是為了交朋友。但我們都知道,跟同伴在一起,當然有快樂的時光,也會有意見不合,甚至吵架的時候。但這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學校正是讓一個孩子踏出家庭,學習「群我關係」,知道「社會」跟「別人」是什麼的地方。
雖然我們都習慣家裡熟悉的一切,但就像故事裡的叉子說的,只要上學,就會跨出舒適圈,去嘗試各種在家裡嘗試不到的新事物。這讓我回想到我在幼稚園的時候,每週的最後一天,高老師和楊阿姨都會要我們每個人從家裡帶一樣我們平常最討厭吃的蔬菜到學校,然後那一天,他們兩個就會在學校的廚房,把大家帶來的這些討厭蔬菜,煮成一大鍋蔬菜粥。但是說也奇怪,每個人最討厭的食物通通放在一起的時候,卻化身成每個小朋友都覺得超級美味的料理,因此那一天總是我們每個禮拜最期待的一天。我自己也是在那個時候,改變了我從小對於胡蘿蔔的厭惡,誰也料想不到,長大以後的我,最喜歡的甜點,竟然就是胡蘿蔔蛋糕。
還有,故事裡的書本,認為讀書才是上學的目的。平心而論,書本上能夠學到的就只有「知識」,是否除了知識以外的東西,這個世界上其他事物就不值得學習了呢?
而大樹說,上學是為了長大。但長大一定比較好嗎?這可能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曾經歷過的疑問。「長大的好處是什麼?」長大有長大的壞處,但是也有長大的好處,各自是什麼?這是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認真思考,誠實跟孩子討論的事。
在故事的最後,老師又說,上學是為了學會問好的問題,並且學會自己尋找答案。但我們想想,所有的問題,都需要有答案嗎?學會如何「學習」,知道怎麼讓自己清楚問出問題,並且能夠享受尋找答案的過程,就像玩尋寶遊戲一樣,難道不比只是得到「正確答案」的知識,更加有趣嗎?
為什麼我們要上學?我發現自己直到離開學校生活許久之後,才學會如何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希望透過我們這些大人遲到的自覺,能夠幫助未來的孩子,從踏進學校的第一天起,就知道為什麼要上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