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作家 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 經典作品
小小樂思系列《爸爸,你為什麼愛我?》
褚士瑩 專文導讀
【因為學會恨,所以才能愛】
我一個很好的日本男性朋友杉原,他青春期的兒子進入高中,兩個人之間的衝突不斷,有時候我坐在同一個餐桌,目睹他們激烈的爭執,雙方都臉紅脖子粗,令其他人都坐立難安,不敢說話。
高中的兒子砰一聲站起來,憤而離席。
我的朋友杉原靜靜地扒飯,喝了一口啤酒以後,滿足地笑著說:「啊!我終於可以放心了!」
「咦?你不是很生氣嗎?」我對於這前後的落差覺得很詫異。
聽我這麼一說,反而是杉原覺得很驚訝,瞪大了眼睛說:
「我兒子在青春期啊!」
「是啊,所以呢?」我不解地問。
「如果青春期卻不反抗,這樣的孩子才需要讓人擔心,不是嗎?」
他這麼一說,我突然明白了。
兩個人之間的衝突,就是一種「恨」的具體表現,這在每一個人「個體化」的成長過程中,都是必須的,而且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就是為什麼古希臘神話「伊底帕斯王」裡的弒父情節,在後現代的今天,被認為是每一個男孩成長變成男人的必要過程。
當兒子在跟父親的爭執中,第一次直瞪著父親的眼,直到父親的眼光閃避為止,那一刻,心理上的「弒父」就完成了。這個兒子就正式變成一個獨立的男人,而不再是依附於父親的孩子。
我的朋友杉原,正是因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一點也不在意兒子在這個特定時刻對他的恨意。我打從心裡覺得,能夠做杉原的兒子,真是幸運!雖然青春期的他,或許現在還無法體會這個道理。
上個世紀的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 (D. W. Winnicott, 1896 ∼ 1971),曾經發展出一套有趣的理論。在他寫的《父母──嬰兒關係的理論》中,提倡「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裡面有一段乍聽之下毫無道理的話:「我建議,在孩子開始仇恨母親之前,母親就開始仇恨孩子;而且在孩子知道母親仇恨自己之前,就仇恨孩子。」
做為孩子,肯定都有恨母親的經驗,只是願不願意承認而已。
比如當我們說:「媽,要不要穿外套、會不會感冒,都是我自己的事,妳不要管我那麼多!」其實就是一種恨父母的經驗。
溫尼科特關於先仇恨孩子的說法,就像媽媽感覺到自己受不了了,要與孩子隔離開一陣子。所以說出「算了算了,不管你了……」就可以幫助一個母親,用「仇恨」的方式,剪斷她和孩子之間隱形的臍帶,保持和孩子的距離,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否則就會變成一個控制慾很強烈的家長。
但是如果父母親在這時刻到來之前,就已經有足夠的「恨」先下手為強「殺子」,那麼面對必然而來的「弒父」、「弒母」的時刻,就不會那麼痛苦了,甚至可以像我的朋友杉原那樣,覺得如釋重負。
這樣說來,原來我也是超級幸運的,因為我有一個從我還在娘胎裡,就恨著我、巴不得把我墮胎掉的母親。我的母親懷孕的時候,已經開始「恨」我,恨不得想要把我墮胎的心情,反而讓她在我的生命當中,成為一個「夠好的母親」。
因為她對我的「恨」,發生得很早,在我根本還沒有出生、還沒有機會恨她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所以母親從來沒有急於想要抓緊我和她之間的臍帶。拜著這種仇恨之賜,我才能從小獲得自我獨立性的發展,很小的年紀,就一個人去很遠的地方旅行,沒有覺得牽絆、不安,或是內疚。
不像很多被愛牢牢捆綁住的親子關係,做孩子的基於對父母的愛,不敢遠遊,不敢冒險,不敢自己做決定,這樣的子女到年紀大了,才開始恨父母,為什麼不早一點放手。那時候,父母肯定傷心欲絕,無法理性地接受來自子女的「恨」。
【什麼是「愛」的理由?】
我的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在法國出版了一套「小小樂思系列」,這四本兒童哲學繪本當中,其中有一本叫做《爸爸,你為什麼愛我?》,用說故事的方式,幫助父母跟孩子,一起去思考「愛」這件似乎極為抽象的事。書裡面的主角,是一個叫做樂樂的孩子,他很愛問問題,而他這次問爸爸為什麼愛他,爸爸的解釋是「我就是愛你呀!」這是個大人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的時候,常用的答案。
其實當時如果爸爸誠實地說「我不知道」,恐怕都比隨便搪塞的答案更好。大人對於說「我不知道」往往有嚴重的排斥,好像說不知道代表家長的失職,卻忽略了真正的失敗,是讓孩子失去一個思考的重要機會。
更糟糕的是,樂樂的爸爸這時還補上一槍:「我現在很忙,沒時間回答你這些問題……」樂樂問的是「爸爸,你為什麼愛我?」但是聽完這樣的回答,樂樂可能會做出「爸爸並不愛我」的結論,因為爸爸更愛他自己,跟他正在忙的事。
還好樂樂不滿意爸爸的這個答案,因此拿著同樣的問題,去問路上遇到的各種人物。
他去問蜜蜂時,忙碌的蜜蜂不斷打斷樂樂的問話。然而一個不懂得「聆聽」的人,能夠懂得愛嗎?聆聽別人說話,為什麼是一種愛的表現?我們身邊那些宣稱愛我們的人,是不是常常沒有「傾聽」我們說的話,只是急著「告訴」我們他們覺得應該要如何?那是愛的表現嗎?
小松鼠愛榛果。但一個只愛物質享受、財富的人,算是懂得愛嗎?愛的對象是物,跟愛的對象是人,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小鴨說他愛自己的媽媽,但說不出來為什麼。如果我們說不出原因,我們真的能夠確定那是愛嗎?試想茱麗葉問羅密歐:「你為什麼愛我?」但羅密歐一點原因都說不出來的話,茱麗葉應該相信羅密歐真心愛她嗎?
小螞蟻認為有人會愛他,是因為他很小,不會妨礙任何人。但不造成別人的麻煩,甚至讓人忽略自己的存在,可以算是愛的好理由嗎?真正的愛,即使對方對自己造成了妨礙,仍然不會改變,就像每一個為人母的女性都知道,懷孕跟生產的過程是多麼麻煩的一件事!但為什麼那麼多的母親,還能夠愛這個對自己造成很大麻煩的孩子呢?
貓咪媽媽說小貓咪愛她,是因為她給小貓們東西吃,並且照顧他們。但「依賴」是不是「愛」的好原因呢?如果父母有一天停止對我們的照顧,我們是不是就要停止愛他們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用「依賴」來換取「愛」,跟做生意、買賣不是一樣嗎?愛應該是一種買賣嗎?
絨毛玩具熊寶寶說自己很軟很溫柔,摸起來很舒服,所以人家才會愛他。但是能夠無條件提供「慰藉」,跟「愛」是一樣的嗎?
小花說人們愛他,是因為他又香又美麗。但是如果只喜歡外表的美麗,一旦花稍微枯萎凋謝就不再愛了,那麼愛不是短暫、膚淺而殘忍的嗎?
小狗認為有人愛他,是因為他提供人類「陪伴」。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愛的條件,不就是要變成別人的附屬品嗎?為了被愛,你願意變成別人的附屬品嗎?
書本認為自己懂很多事,所以人們愛他。如果這是真的,那麼Google 搜尋引擎,不才應該是全世界最被愛的傢伙了嗎?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一本書懂得比Google 更多,我卻從來沒有聽過有人說:「我愛Google,更勝於愛我的家人。」即使Google 的創辦人,恐怕也不會這樣說吧?
月亮說自己可以讓人做美夢,所以才被人愛。但幫助人看到現實,難道不可以是愛的表現嗎?父母將孩子送到學校,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全宇宙的中心,認識「社會」是什麼,甚至接受世界有時是不公平的,難道是因為不愛孩子了,所以才不讓他們一輩子在家裡受到保護,跟外面的世界隔絕,一直活在完美的夢幻世界裡嗎?
最後,爸爸又跟樂樂說:「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孩。」所以愛應該是一種身分帶來的義務嗎?我們常說「警察是人民的保母」,但警察脫掉制服下班以後,如果在路上看到壞人正在欺負好人,他還應不應該保護好人呢?還是警察只有穿著制服的時候,才是警察呢?如果這個壞人,剛好是警察的兒子,那麼這個下班的警察,應該要扮演爸爸的角色,愛自己的兒子,還是應該要扮演警察的角色,愛人民呢?
不意外的,「愛」帶來的問題比答案更多。這本書雖然是奧斯卡老師寫給四歲孩子讀的,但是相信大人,也能夠從這些問題中,對於愛的本質,有更多的思考,因為愛與恨,是人生一輩子的課題。
留言列表